今夜属于阿根廷,


(资料图)

属于梅西。

在捧起大力神杯那一刻,

梅西毫无悬念地成为本世纪最佳。

阿根廷上一次夺冠还是 36 年前,

那时还是迭戈 - 马拉多纳时代。

梅西的名字,

足以与贝利和马拉多纳并肩。

从 2-0 到 2-2 再到加时赛双方各入一球,

从加时赛最后一秒双方各浪费一次必进之球,

到点球大战阿根廷 4 罚全中。

最后一个罚入点球的蒙铁尔脖子上的三星纹身,

似乎就是命中注定。

在神都写不出的剧本之下,

梅西如愿封神,

这届世界杯结束了。

这未必是历史上最经典的一届世界杯,

但这肯定是最经典的一场世界杯决赛。

或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

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一段艰难的日子。

足球是和平年代的战争,

世界杯是全世界彻底的狂欢,

在这一刻,

它能让人暂时忘记悲伤,

甚至让人觉得冬日并不会那么漫长,

并没有那么寒冷。

我在想,为什么大家喜欢看世界杯?

可能就是因为一场球,就是许多人的人生吧。

有感性,

赛前许多人都希望梅西夺冠。

有理性,

赛前许多人认为法国更稳健。

有惊喜,

天使迪马利亚首发成为奇兵造点球打进 1 球。

有应变,

法国主帅德尚迅速变阵受到奇效。

有风云突变,

接近 80 分钟 0-2 落后,法国在 97 秒内连入两球。

有单骑救主,

梅西在加时赛打进几乎绝杀的 1 球。

有绝处逢生,

姆巴佩再次上演起死回生上演帽子戏法。

当然,还有梦想成真,

梅西终于在自己 35 岁时,站在了世界杯之巅。

哦,对了,这场世界杯决赛,

经历了跌宕起伏和荡气回肠,

圆满大团圆剧终。

因为阿根廷,因为梅西。

为什么那么多人希望梅西夺冠?

这不单是他名气,更因为他的命运。

我们总喜欢同情命运多舛的人,

希望他们经历磨难之后修成正果,

对于足球生涯迟暮之年梅西来说,

就缺一座世界杯冠军。

而对于梅西这种本世纪统治了世界足坛的顶流,

理应拥有一座世界杯冠军。

以至于有不少人笑谈,

对于法国的姆巴佩来说,他未来的日子还很多。

而决赛梅西和姆巴佩的较劲,

让我们欣赏到这个星球上最强球员之战。

不看球的几岁小朋友之前问我,

梅西最厉害,为什么没拿过世界杯冠军吗?

他是不是这次能拿冠军?

两个问题,当时我都回答不了。

而现在,这两个问题似乎都不需要再回答了。

在天上的马拉多纳,一定开心地笑了。

一届在疫情中开始的世界杯

从 2002 年韩日世界杯开始,

我就成了一名狂热的足球迷,

一晃已经过去二十年。

在我成长的日子里,

曾经在期末考期间顶着压力半夜偷偷地看世界杯,

曾经在宿舍中和舍友一起谈笑风生地看世界杯,

曾经边实习边熬夜地看世界杯,肆意挥霍着年轻时的精力,

也曾经和还是女友的妻子在曼谷考山路的街头感受世界杯的氛围。

△ 2018 年世界杯,笔者和妻子一同在曼谷考山路看球

但这么多年过去了,

没有哪届世界杯让我这么 " 放肆 "。

本届世界杯从小组赛到决赛,我几乎场场不落,

原因也比较 " 简单粗暴 "

——我是一名海珠区群众。

是的,在世界杯前一个月,

疫情在广州悄然爆发,

海珠的城中村成了全国瞩目的 " 毒区 ",

而我家距离最严重的康乐村,

只隔了一座大学校园。

我仍记得海珠区进入疫情节奏的那个周末,

孩子已经被提前送去外地的外婆家,

我则在买菜平台运力不足的情况下,

骑着共享单车在初冬微冷的寒风里自提了一周的干粮,

第二天,公共交通没了,共享单车也停了,

海珠区进入安静的状态。

△ 11 月 4 日深夜,笔者骑着共享单车去囤菜

对于囤了足够多书,主要工作在线上完成的我来说,

只要有球看,这竟然意外地成为了理想的生活状态,

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。

随着疫情状态三天三天的延长,

妻子管理的门店一个个停业,

两个人在家中大眼瞪小眼,低气压有些尴尬。

△ 疫情期的广州海珠

我和城城商讨着在世界杯期间写随笔,

开幕前就已经激动得将历届主题曲循环了一整天,

就连卡塔尔 vs 厄瓜多尔这样明显成色不足的揭幕战,

都让我看得津津有味。

我暗暗定下一个小目标:

争取把本届世界杯的所有比赛都看了。

△ 居家时笔者的世界杯书单

然后就进入了晚上看球,早上写球,白天睡觉的节奏,

日日如此,

我以魔幻的方式完成了 " 儿时的梦想 "。

在疫情中结束的一届世界杯

我小学时读过一篇叫《足球哲思》的文章,

里面对足球的描述让我印象深刻:

「足球是体育的心脏。

足球也是地球时常奔涌如注的血脉。

足球超越政治、经济、民族、肤色、文化、地域 ....... 令上至国家总统,下至黎民百姓,一律情不自禁向它行注目礼。

足球让人狂欢,让人们审视着自己,同时发现着自己。正如地球每一天都会有令我们有崭新的发现一样,足球也令人们发现自己新的价值。

足球运动排山倒海的豪迈气概体现着人类理想的崇高;足球运动连贯的流畅风格,体现人类追求的自由。」

时至今日重读文章,我依旧深以为然,

毕竟人们可能不知道巴西、葡萄牙和阿根廷的总统是谁,

但一定听过贝利、C 罗、马拉多纳和梅西的名号。

不过相比于动辄 10w+ 的针砭时弊之文,

世界杯在这个冬天似乎缺乏些许热度,

直到我打开朋友圈,才能感受到它的影响力,

不止是广州的伙伴,重庆、北京、郑州那些居家的朋友,

都不约而同地在世界杯中寻求慰藉。

△ 笔者世界杯之前找出收藏的球衣

作为一个意大利球迷,

我可以抱着吃瓜群众的心态感受世界杯。

我看着看着英格兰面对伊朗用 6 个进球刮起青春风暴。

看着沙特在没有人看好的情况下曝出惊天冷门逆转阿根廷。

看着日本通过在死亡之组的表现证明黄种人也可以踢好足球。

看着烈士暮年的 C 罗成为第一个连续五届世界杯破门的球员。

看着里沙利松用儿时练习过无数次的凌空动作诠释桑巴足球的魅力。

看着伊朗人用孤注一掷的勇气冲破命运完成绝杀。

看着梅西用救世主般的表现挽救了悬崖边上的阿根廷。

看着摩洛哥用 " 纯粹的足球 " 凝聚起海内外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......

在威尔士出局那天,我写下" 贝尔再也追不上三秒后的自己 ",

然后就刷到了广州发布的疫情优化方案

——海珠区可以跨区通行了。

11 月 30 日的下午,楼下重新变得车水马龙,

汽车的鸣笛声都变得动听,

一切来得猝不及防。

接下来的日子,

一切似乎都像按下了加速键,

最近这些日子。

不少在煎熬中扛着病毒的朋友,

依旧会把世界杯当做一种慰藉,

毕竟,世界杯上的大起大落和纯粹艺术,

才能让人短暂忘记身体的痛苦,

享受精神上的极致愉悦。

当我们在看世界杯时,

我们在看什么

从竞技水平的角度考量,

世界杯的水准比不上欧冠,

甚至不及欧洲杯,

但因为被冠以 " 世界 " 一词,

愈发张扬着它的魅力。

△ 1/8 决赛阿根廷 2 比 1 击败澳大利亚,球王梅西梅西迎来个人职业生涯第 1000 次出场

如果说足球是和平时代的战争,

那么世界杯可以真正地战争袖珍在绿茵场上,

它所讲述的故事,也早已不再局限于竞技体育本身。

比如这届世界杯上——

伊朗队在赛场上不止为胜利拼搏,

也为了国内女性的权利与尊严而战,

被誉为 " 伊朗梅西 " 的阿兹蒙就说:

" 哪怕被驱逐出国家队,我也要为伊朗女人的一根头发战斗。"

△ 小组赛第二轮,伊朗 2 比 0 绝杀威尔士

日本队接连击败德国和西班牙震惊世界,

我们的邻国曾喊出 2050 年世界杯夺冠的口号,

他们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

正在让那些被嘲笑的梦想渐渐成为现实。

△ 日本不可思议地从死亡之组出线

荷兰队 71 岁的教练范加尔,

罹患癌症还要第三次率队出征,

他的夺冠野心没能实现,

却让人看到一个老人的倔强。

△ 荷兰主帅范加尔,扛着病魔带队

连续两届世界杯进入四强的克罗地亚,

是一个只有 400 万人口的国度,

他们 37 岁的核心莫德里奇,

经历过战火,做过放羊娃,

如今以国家英雄的姿态向世界展现艺术足球的魅力。

△ 克罗地亚连续两届进入四强

从未被看好的摩洛哥打进四强创造非洲足球的历史,

这是一支大多数由移民后代组成的球队,

摩洛哥的国民在海外也总是难以融入当地文化,

是一支 " 纯粹 " 的球队通过足球升腾起民族自豪感,

让一整个国家找到了对祖国的身份认同。

△ 进入四强的摩洛哥," 那里的足球很纯粹 "

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,

世界杯,讲述的是每个人和每支球队的奋斗,

虽然,梦想的结局有时并不完美。

在巴西出局的夜晚,内马尔哭成了泪人,

曾被誉为 " 贝利二世 " 的男孩成长为了男人,

却依旧无法托起五星巴西的六冠野心。

△ 克罗地亚在 1/4 决赛点球淘汰巴西,莫德里奇安慰巴西球员

葡萄牙被摩洛哥淘汰的夜晚,

C 罗流着眼泪走进球员通道,

他在 37 岁的最后一舞以遗憾告终,

也让数万球迷的青春划上了休止符 .......

△ 1/4 决赛葡萄牙 0 比 1 不敌摩洛哥,C 罗掩泪告别

是啊,从来没有哪项运动能像足球这般激发着肾上腺素,

黑马的逆袭、冷门的故事、豪门的折戟、王者的加冕、传奇的告别,

都是世界杯的一部分。

然而,当这样一届世界杯结束之时,

我却有着怅然若失的陌生感。

在和城城闲聊时我说,

几乎看了全部的比赛,

但回首之时,

除了沙特、日本爆出的冷门,阿根廷荷兰如过山车一样的经典战役和克罗地亚、摩洛哥的逆袭故事,

△ 小组赛首轮,沙特不可思议地击败阿根廷

第一时间能想起经典瞬间却少之又少。

科技的进步让足球进入了工业化的时代,

VAR 的使用和五次换人增加了比赛的公平性和观赏性,

一些棱角分明的性格却渐渐消失不见。

我想念跳着华丽舞步的巴西,全攻全守的荷兰,洋溢浪漫气息的法国,激情澎湃的阿根廷,高举高打的英格兰,缠着绷带战斗的德国,将传控演绎到极致的西班牙,贯彻着链式防守的意大利 ......

但在卡塔尔的土地,

意大利直接没能入围,

德国在迷恋传控后丢掉意志传统,直接小组出局,

行云流水的西班牙成了 " 无效传控 " 的催眠大师,

英格兰变得高效、快速和体系化,则显得少了一些性格,

以激情和浪漫著称的荷兰和法国,踢的是实用主义的足球,

阿根廷倒是依旧激情澎湃,但也多了一丝欧洲化的纪律性,

而巴西仍然想施展天才的舞步,最终又一次倒在了欧洲人的体系面前 ......

△ 1/4 决赛,克罗地亚加时赛绝平巴西

本届世界杯,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竟然是摩洛哥,

一支并非巨星云集的球队,

将坚如磐石的防守和水银泻地的反击结合,

通过技术流的性格足球肆意呈现与足球有关的性感。

△ 摩洛哥足球,在这个冬天打动世人

诚然,个人的体验具有主观性,老球迷也有厚古薄今的意味,

但一个显著的事实是——

二十年前球星特点的百花齐放和球队风格的百家争鸣正消失不见,

足球的发展变得愈发快速和科学,

从竞技的角度看在不断进步,

这更像是一种 " 工业化 " 的足球,

其结果是球员变得愈发全面且趋同,

还好还好,当决赛之前个人英雄主义渐渐退隐之时,

决赛上演的一幕又一幕神奇画面,

足以让我们回想起曾经的英雄时刻。

幸运的是,

在卡塔尔的这个冬天,

我们还能看到世界杯,

我们还能看到无与伦比的世界杯决赛,

我们还能拥有梅西。

下一个四年,

我们还要一起。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