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下半年


(相关资料图)

深圳在做流调溯源工作时

发现一个现象

在户外感染 " 中招 " 的人

都有一个共同点

没戴好口罩!

说到这里

肯定有很多人又不信了

" 切——真有这么厉害么 "

别小瞧口罩的防护力度

咱们有图有真相

↓↓↓

1

我刚吐了一口痰

你刚好路过

深圳市福田区某生活超市门口,确诊病例 A 路过时,向旁边的垃圾桶吐了口痰。

一分钟后,病例 B 和两名好友来到该超市买菜,并在距离垃圾桶一米左右的位置,徘徊了大概一分钟。身着白衣的病例 B 虽然戴了口罩,但整个鼻子都裸露在外。

病例 A 确诊两天后,病例 B 也确认感染。福田区疾控中心流调发现,两人属于同一传播链。

流调员严格指出,病例 A 吐痰的行为形成了气溶胶传播风险。" 病例 B 戴的口罩虽然把嘴巴挡住了,但是鼻子裸露在外面,这就导致气溶胶吸入呼吸道,从而造成病毒传播。"

2

我们只是在地铁口

擦肩而过

深圳市福田区某地铁站出入口旁人行通道上,病例张某未正确戴口罩,一名路人同样未正确戴口罩,二人相隔一两米距离,发生交叉感染。

3

行人道上 " 一传多 "

深圳市福田区某人流密集的人行道上,病例蔡某某未正确戴口罩走过,多名同样未正确戴口罩的路人均被感染。

4

公园里

没戴口罩的大叔 " 闯了祸 "

深圳市福田区某公园中,病例彭某某未正确戴口罩,一名路人走过,由于未戴口罩导致交叉感染。

看过这几个案例后

不得不敲黑板划重点了

实践证明

科学规范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

肺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

戴好口罩

才是阻断病毒传播的 " 第一关 "

▼▼▼

日常生活中也要带好口罩

Part 1

这 6 个场景也要戴好口罩

① 处于商场、超市、电影院、会场、展馆、机场、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。

② 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、火车、轮船、长途车、地铁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。

③ 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、剧场、公园等室外场所时。

④ 医院就诊、陪护时,接受体温检测、查验健康码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。

⑤ 出现鼻咽不适、咳嗽、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。

⑥ 在餐厅、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。

Part 2

快递小哥、保安等服务人员要全程戴好口罩,护他更护己。

公共场所服务人员,包括乘务人员、安检人员、售货员、售票员、警察、厨师、酒店和餐馆服务员、快递员、货物配送员、门卫、保安、保洁等,在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。

Part 3

隔离转运时,更要戴好 N95 防护口罩,并认真洗手。

风险人员在处于集中隔离转运、办理入住、取餐、核酸采样、外出就医、解除隔离等情况时,应规范佩戴 N95 或 KN95 医用防护口罩,并做好手卫生。

说到这里

一定有人想问

口罩天天戴

到底怎样戴才算戴好了?

5 招教你正确佩戴口罩:

① 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,鼻夹要压实;

② 口罩出现脏污、变形、损坏、异味时需及时更换,每个口罩推荐更换时间为 4 小时;

③ 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,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;

④ 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、干燥、通风处;

⑤ 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、气短等不适,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。

来源丨深圳疾控

编辑丨戴晨睿

审核丨龙昊

复核丨曾妮

签发丨徐清杨

出品丨黄埔区融媒体中心

转载请注明丨广州黄埔发布

推荐内容